河谷蜿蜒的方向
正午十二点的太阳
三十九度半的光
布谷,蝴蝶和知了
石头,野草和沙滩
一切看得见的
都在苟延残喘
只有你,还在等待
一个陌生的路人睹你容装
我也曾希望那葱郁
是你的脸
随四月的天
还有绮丽的红色花瓣
甚至那微风
都吹成你的模样
你是
宁愿孤独
惊扰一个春天的时光
也不在夏天的百花里,张扬
山
高得跃出眼帘
我却从未在山脚仰望
水
不知疲倦的流淌
那是它的远方
你
不与我说
有多少脚步从你身旁走过
你就点缀了多少个梦想
清明回老家扫墓,过澜沧江大桥后,沿着澜沧江的河谷一路向南。河谷的气温一路飙升,到达忙怀时,气温已然达到最热的顶点。从忙怀到云县的路边,攀枝花已然绽放,高大的树干立在河谷、在路边、在山脚下,还未长出绿叶,却已开得一树火红。
在我外出求学和工作前,这样的景色,在每年的春天我都可以见到。这些年,东奔西走,也曾在其它一些地方见过这样的花,不过气势和规模终究不如这河谷里的盛开。
木棉花(攀枝花)是落叶大乔木,高可达三十多米,早春先叶而开花,是南方才有的花木,喜热不耐寒。木棉花虽如此高大不可攀,却有一个非常温馨的花语:珍惜身边人,珍惜眼前的幸福。
大多数时候的大多数我们,迷恋于追逐远方的海市蜃楼,而忽略了眼前触手可及的真实。当一路长途跋涉后,远方的海市蜃楼烟消云散时,再回首,那曾经触手可及的眼前也渐行渐远。
得与失,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我希望,所有我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们,珍惜身边人,珍惜眼前的幸福。
木棉花真的挺漂亮的
怒赞。
博主要散文能散文要诗能来诗,多才的文艺青年哇。
我第一次见木棉花,花瓣和花苞都好看。
主要是和地域有关吧,木棉花在南方尤其是天气较热的河谷地带还是挺常见的。
我拍的木棉花 真的没那么美 不过也很漂亮
其实图不是我拍的,我还没有拍过木棉花呢 🙂
蔷薇一染风尘妒,木棉娇艳多妩媚
终于等来斯文高见了 🙂
木棉和杜鹃一样漂亮
大人,元芳来了。收获:到今天才知道木棉花竟然就是攀枝花!!!下面开始【邪评歪语】:1.“39度半的光”,给我的感觉是 白素贞突然跳起了disco,王家卫式的虽然NB,但并非百搭。2.“正午十二点的太阳”,“正午”不就是“12点”么?这么用是为了强调还是意在叠韵?3.方向、石头、沙滩都能看得见,但他们也“苟延残喘”如何理解?4.其余三段“玉”得相当漂亮,点赞!
东邪兄这个评价可把我乐得坏了,你说的这几点我还真是没有想到的,你这么一说还真有点王家卫的感觉了。 😀 😀 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这句“你是
宁愿孤独
惊扰一个春天的时光
也不在夏天的百花里,张扬”
确实。这句确实耐品! 😮 PS:你继续叫我晚亭我也不反对 💡
好的,晚亭 😀 😀 还是叫个兄吧
地理学的概念,12点是个模糊的词,所以必须前缀正午或午夜。因为有些地区是使用12小时制而非24小时制。
其实我当时写这句的时候的确是东不正说的一样强调,也兼具模糊引用,现代诗嘛要么朦胧,要么重叠。
中心思想:含苞等你来开放,最终为你而葱郁! 嘿嘿
😀 这个,是你解读精辟啊
我住的地方,有三个巨大的木棉花树。
这树就属于南方热带乔木了,天气冷的地方基本没有 😀
😡 每到夏天我就容易脑袋短路,看到整条街都是木棉花的棉,我总认为是谁家的棉花到处扔。 ❗
我突然才发现,我从来没有关注过这个木棉,我这只有柳絮。
现在北方也有
北方也有? 😐 看来这个季节也该是乱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