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这个年龄再去谈论爱情,似乎已有些不合事宜。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爱情大抵是二十来岁年青人的故事。那些所谓海誓山盟、奋不顾身都只在那个年龄里萌发,当时光远逝,岁月依稀,沉淀下来的或许已不再是爱情。守一城终老,择一人白首大多都是败给命运后的选择,命运之手终会以最残酷的方式撩拨众生,因为你站在理智的线上。
关于日本作家,我一直只知道被国人戏称为诺贝尔文学奖“陪跑”的村上春树,关于他的作品,我在《但愿挪威没有森林》里就给过最高的评价,实在地说,村上春树的作品能引起人内心的共鸣。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我从未掩饰过对它的厌恶,国愁也好,家恨也罢,总之没有好感。不过,不得不承认日本作家的水平的确是领先的,这是我在读了渡边淳一作品之后的第一感触。
《紫丁香冷的街道》是我读的渡边淳一的第一部作品,说实在的,它深深地吸引了我。曾经在微博上读到过一句话:“结婚后遇到自己想要爱的人该怎么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我认为《紫丁香冷的街道》是最好的答案。
男主人公有津在上大学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次自愿捐精的行为,那个过程中他牢牢地记住一个名字——宗宫佐衣子,那个接受他捐精的陌生女人。十年后,有津成了一名植物学家,有一个完美的家庭,一个温和的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女儿。一次机场的偶然邂逅,他遇到了一直没有见过却十年来都牢牢记得的宗宫佐衣子。此时的宗宫佐衣子已经是一个九岁孩子的母亲,其夫在两年前去世。那次邂逅让有津和宗宫佐衣子不可避免的相爱了。他们像年轻人一样的一次次幽会偷情,魂牵梦萦,如胶似漆。即使他们都知道这是一场没有结果的爱情,但是他们仍然深陷其中。每一个故事都会有结局,当佐衣子将没有织完的毛线球塞进川北原野的冻土裂缝时,注定了这一场畸形的恋情终将落下帷幕。那也许是她织给腹中的胎儿的,是她和有津的孩子。
爱情像烟火,你享受了漫天绽放的灿烂就得接受余灰一地的凄冷。在理智面前,爱情终究会一败涂地。
书中写道:“有津想起家里的妻子和孩子,虽然妻子最近对自己有些冷淡,但她并没有什么大的缺点,倒是有津有不对的地方。和佐衣子幽会,既不是因为妻子的不贞,也不是因为她在教育孩子上有疏漏,冷静地想一想,实在没有理由和妻子离婚。”“夜色中,有津的激情在燃烧,但又被理智熄灭,最后心灰意冷地回了家。”
佐衣子在一家行人稀少的医院里取掉了四个月大的胎儿,所有的故事都该结束了。理智彻底战胜了爱情。六月的夕阳里,他们在开满紫丁香花的树下告别。她白色的背影,像紫丁香花一样时隐时现,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拐角处。
爱情从来都不是盲目的,当它的成本溢出了你现在的能力时,爱情的大厦即使没有轰然倒塌,也至少是岌岌可危了。书中还穿插了一条支线,有津的小姨子,一个20岁的大学生,与一个40岁的有家室的男人情感纠葛后,最终选择了同那个一直喜欢她的年青人结了婚。
在爱情面前,每个人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那是理智。
第一次恋爱的人一定是为了爱情不顾一切,但从第二次开始爱情将自然而然的趋于理智。爱情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更多的时候是生活。
所以,很多结局便是把最浓烈的爱情给予了最刻骨铭心的人,了最好的自己留给了最后的人。
爱情我们永远需要,只是到底是连在一体的“爱情”,还是分开的“爱”、“情”,也许不一定能如何,但如果木有了想法,那剩下的只有终老喽。SO,段兄,你还年轻,机会大大地有! 😮
我还年轻嘛,这安慰越安慰越疼 ➡
爱情来了,你躲都躲不了,谈什么理智。 🙂
你媳妇狮子口了,你就讲理智了。 😀
🙁 不开森,老是讲大实话。
楼主写的真好,赞赞。
言重了,我这纯属发发牢骚而已。 😀
是啊!恋爱中的女人完全不知道什么是理智,甚至可以为了爱而放弃一i切。 😉
是啊!恋爱中的女人完全不知道什么是理智,甚至可以为了爱而放弃一切。 😉
那是你这种娃娃才会有的思想,你见过不理智的三十岁的女人吗
哈哈哈见过N多个30岁的女人,可根本不了解她们是如何对待爱情的。 💡
我只想问问你芳龄几何~~~
已经三十有一了,老男一枚。 😀
男人三十一枝花
多了一岁就是残花败柳了,过期了的 😀
多一岁、同样多了一年的经验和技巧 💡
楼上的评价很接近作品本身。 😀
其实作品本身里,佐衣子的决定也是很明智的。
“在理智面前,爱情终究会一败涂地”其实大多数男人的确是这样认为的,而女人则不然。
怪不是总有人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看来是极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