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要更名的事情,是早已听说的了,省上曾两次发文征集更名规范名称,后来便是杳无音讯。中间偶有几次听说已经批复更名了,最后都被证实不过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已。而这一次,却是实实在在的了,而且是迅猛之势在短期内完成更名,从收到文件通知到挂牌不过只是一个星期的时间而已。
仓促之间,事事难全,许多事情亟待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上下皆因此事乱作一团,要求之事因仓促而不够成熟,因不够成熟而多变,有时甚至朝令夕改。不过,特殊时期特殊政策,一切都可以理解。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像我们单位这样下属单位数量达到13家的单位来说,这种变化所来带来的效应要远比想像中要大得多。
古语云“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对于行业而言,似乎也正是如此。单位从1956年成立至今刚好60年。这一甲子的时间中,受多方因素影响,单位已历经多次更名,有时归地方,有时归省管。有时是团的军事编制,有时又是纯粹的事业编制。进单位刚好6年,是它成立时间的十分之一,见证了它的又一次更名,多大理公路管理总段更名为大理公路局。我想,无论更名成如何,单位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就如人换了个名字而已,人还是那个人。这一切,都是随大流的表现而已。
开弓没有回头的箭。无论如何,大理公路管理总段这个称呼是彻底沦为历史了,无论将来如何变更,这个名字再也不可能更改回去了,大理公路管理总段终于谢幕了。历史选择了大理公路局这个称呼延续这个单位六十年的风雨历程。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使命,都有自己的职能定位,这是它赖以存在的价值。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辉煌,都有自己赖以骄傲和吹嘘的资本。当大理公路管理总段成为历史,回首它的过往,当然也仍旧有一些足以与外人道的精彩。且不论抗日战争时期二十万名工以血肉之躯托筑起的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的成就,虽然那便是单位的最前身。仅从抗战胜利后1956年成立的下关中心养护段开始,这个使命便是保障公路的单位便有许许多多成绩值得让人铭记,至少无论盛世还是乱世,公路是一直保持畅通的。公路仅只限于它自身运行,而不能去顾及它所运送的是什么样的人。是伟人还是庶民?是良人还是巨贪?这些它无法顾及,也不应由它来区分。
进入单位这6年来,无论是东进四川汶川参与地震救援还是西出怒江参与普拉底泥石流灾害救援,它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也履行了自己的使命,这也是足以向外人道的荣耀。
回顾单位发展的历史,就像回顾一个人的一生,有意气风发的高潮之时,也有黯然伤神的失落之处,有令人惊叹的成就,当然也难免有令人唏嘘的平庸。而无论无何,这一切都会随着单位名称的变更而成为盖棺定论的终结。新的时代,无论功与过,都由新的名称来承担来背负,与旧名称再无瓜葛。虽然,换的名称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但名称终究是变了,功过也不应再由旧人来受。大理公路管理总段终究是走入历史了。
历史仅供缅怀和评论,而无从改变。
这名字一换,立马就得仰视了
我们单位也是去年更的名,每次更名都是为了甩掉一部分烂尾巴,这是国企的一惯作风
哪里路面烂了裂了就是你们管了?
通俗的讲,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
从段直接跃居局,你们单位怎么做到的,强悍~
也没有跃了,只是换个名字,不升也不降。
换个高大上的名字开启zb模式 💡 💡
这名字和高大上可没有什么有关系,ZB有风险啊 😀
很不错呀,gov单位吗?
也算是吧,都差不多。
大理公路局 立马就升档了
只是换个名字,没有升档。
公务员啊
不是公务员,只是一个小事业单位
恭喜,单位改头换面,那段兄就可以趁机洗心革面了?嘘,怎么感觉画风不对? 😀
我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
于是你又趁机感叹了一番。
基本不感叹,纯属记录一下,闲谈莫论公事啊 🙂
🙂 心照不宣
博主原来是吃皇粮的人啊。
😐 这句话,挺上去很有些年代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