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全译》,国家 “十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二十四史》国家译本。《二十四史全译》从1991年立项,到2003年完成,历时十三年。前后投资五千万人民币。二百多名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古籍研究所专家,二百多名资深古籍编辑、校对、制作人员,经十三年奋斗,始竟其功。全文五千万字的译稿反复修改,每一部史书的译文都整体修改三次以上。出版前,古文、今文近一亿字的校对做了十二遍。
1、最高水平的译文质量
许嘉璐先生是我国著名训诂学家,由他主编本书,并亲自参加翻译、审读。各高校古籍所的专家执笔。严格按照古籍整理原则。译文具有准确性和权威性,全面体现了二十四史的史料价值。
翻译采取直译的方式,要求按照词序、每字每典都有落实,而又不随意添加成分进行解释,最能传达原文的原汁原味。
译文语言精练,白而不俗。文中的歌赋及乐词,乃至诏书奏章中的对语,译文尽量对仗、压韵,典而雅,形与神兼备。志书(制度史)部分的翻译,尤为注重专业用语的准确,由专家再三核准,特别艰深的志书由国宝级专家审读把关,是各种专门史绝好的参考研究资料。
2、唯一的全译本
近年来,先后出版了一些类似的译作,虽然有的号称全译;但其实是选译的。《二十四史全译》将纪、传、志、表全部翻译;纪传人物不加择选,内容不加删减。
编委会还组织目前硕果仅存的精通古代典章制度的专家,对二十四史中占百分之二十的志书(制度史)如:天文志、五行志、历律志、礼乐志、舆服志、刑罚志、食货志等全部作了整理和翻译。这些艰深的制度史的系统整理和翻译,基本上都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尤其具有文化价值,为时下各种名目二十四史白话文所不具备。
3、文、白双栏对照,方便阅读
《二十四史全译》采用双栏对照的排版方式,原文、译文互为参照,又互不影响,保证了阅读的顺畅。读原文才,能充分体味古汉语的古色古韵,遇到难点,对照译文,则迎刃而解,读译文者,读到精彩处,观照原文,更能感受到古汉语简健精微的魅力。阅读译文晓畅明白,引用原文练达准确。这种双栏对排的方式,为阅读、使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阅读《二十四史全译》,读史、欣赏、学习古汉语,一举而三得。
《二十四史》的主要传世版本
文白对照全译本出版后,《二十四史》共有四大版本通行于世,前三种版本均为文言文。
[武英殿本]武英殿,清代宫殿名,在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内。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1739-1784),刊刻二十四部史书于此,称武英殿本,简称[殿本],由乾隆钦定典名《二十四史》。
[百纳本]中华民国时期,主持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搜集各史最佳善本,重新校勘辑印,前后历时十八年。因该版本由许多刻本相互参校,补缀而成,有如僧人的百纳衣,故名百纳本,简称[纳本],于1936年出版。
[标点本]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指示点校《二十四史》,顾颉刚、白寿彝等组织一大批学者操觚,由中华书局分批出版,于1978年出齐。
[全译本,即《二十四史全译》]许嘉璐主编,北京古今出版策划有限公司策划、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出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十余所名校的教授、高才(其中不乏学界名宿)殚精竭虑十余载,校勘原文四千余万,精译白话五千余万,总计近亿字。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书名。
《全译本》作为国家[十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重点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委员会重点项目,首次将《二十四史》全书译成白话文,这是迄今为止唯一完整的文白对照全译本。就翻译的权威性,精确性、完整性而言,其他任何版本难出其右。因为全译本的问世,使延续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成果进入寻常百姓家变为现实,并为人类共享如此璀璨辉煌的文化遗产,架起了桥梁。
4、《二十四史》的传世价值
《二十四史》是由乾隆皇帝钦定的二十四部史书的结集,自成书以来,一直作为一部完整的史书出版、流传、研究。《二十四史》由《史记》开篇到《明史》压轴,计约三千二百五十余卷,四千七百二十万字,系统记述了从中华始祖皇帝(公元前二十六世纪)起始至清兵入关、明朝灭亡(1644)年,上下四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从公元前104年司马迁撰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到1784年《二十四史》集典完成,历一千八百八十八年,其著期之长、涵盖之广、跨度之大、衔接之密、行笔之精、工程之巨、空前绝后。放眼世界列国,如此恢弘巨典,绝无仅有,堪称人类共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二十四史》以帝王纪传为纲,贯穿历史事件,辅以[表]连接时空、人物,用[志]补以典章制度与天文历法等内容,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中国历史的全貌。其中记载的人物,举凡帝王、贵族、官吏、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说客、策士、游侠、隐士、商贾、医者、卜者、俳优等,无所不有;记载的社会生活,则政治、军事、经济、法律、科技、外交、文学、艺术、农商、财税、天文、地理、历法、乃至道德、宗教、民族、民俗等,无所不包。《二十四史》是诸多科学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历来为治政家、军事家、思想家鉴往知为、治国安邦,士族文人修身齐家,为人处世的镜鉴。
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不但改变着中国自身的面貌,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格局,重新唤起世界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记载中华文明的《二十四史》产生深厚兴趣。
《二十四史》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中华文化的基因深植其身体之中。读中国不可不读《二十四史》。
5、《二十四史》明式专用书橱
根据《二十四史全译》的高级装帧形式及规格,专门设计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充满书香气息的专用明式书橱,其整体风格与《二十四史全译》融为一体。
在制造工艺上,运用名贵的卢氏黄檀(大叶紫檀)或缅甸花利木为基材,运用传统的榫卯结构组合,由江南名匠通过精细严谨的加工工艺制造而成。
6、超一流的书中“极品”
《二十四史全译》首版之际,为纪念这一出版盛事,特精制珍藏本八百套以供方家收藏。全套二百一十三册,五十二函。编号从零零一至八零零,每套均有唯一编号,并附有北京古今出版策划有限公司制作的收藏证书。
函套整体结构运用进口荷兰板,手工制作。纯天然亚麻布饰面。函套书脊和函面均嵌以精美金丝柚木,上雕二龙盘旋。此龙图同时函套的锁扣,设计精巧,浑然天成。函套封口、别签用名贵乌檀木制作。
函内书简以金丝柚木制成,精选上等羊皮皮条连接,刻有首版珍藏本的编号。图书为正度十六开本,内衬纸为进口皮文特种纸。内文为六十克蒙肯纸印刷。封面为二百三十克贵族蓝水秀纹特种纸,烫金书名、压凸腾龙。扉而为一百二十克雪花纸,二十五克云龙纸做前衬。整套书设计构思之巧妙,材质、工艺之考察,无人令人叹为观止,被业内人士誉为“超一流”的书中“极品”。
二十四史全译《汉书》文白对照许嘉璐主编电子书全三册下载